分类:数码产品分类/ /0 阅读
随着数码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,分类广告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。然而,部分商家为吸引眼球,在广告中夸大产品功能或进行虚假宣传,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。为此,我国《广告法》对数码产品分类广告提出了明确规范,要求广告内容必须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。
一、禁止虚假宣传的常见情形1. 虚构产品功能:如将普通耳机宣传为"无损音质",或夸大手机电池续航时间。
2. 虚假价格标注:虚构原价制造折扣假象,或隐藏附加费用。
3. 盗用他人商标:未经授权使用知名品牌logo或相似名称误导消费者。
4. 伪造用户评价:通过刷单、水军等方式制造虚假好评。
1. 参数标注:处理器型号、内存容量等硬件参数必须与实物一致,不得模糊表述。
2. 性能说明:如相机像素、屏幕刷新率等需标明测试条件,禁止使用"行业领先"等无依据表述。
3. 对比广告:与其他品牌对比时,需提供权威检测报告,且不得贬低竞争对手。
4. 限时活动:注明活动起止时间,库存数量需真实可查。
消费者如发现违规广告,可保留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商家应定期自查广告内容,避免因小失大。只有诚信经营,才能赢得市场长期信任。